語言能力退化─比較輕度阿茲海默和輕度失憶型認知障礙



常常覺得和老人難以溝通嗎?除了世代的差異,也有可能是因為老人語言能力正在退化的緣故。隨著人的年紀越來越大,人的身體也逐漸開始老化。老化不僅僅是看得見的白頭髮或是老花眼,還有看不見的老化,包含記憶、語言能力、認知功能等等的下降。

2013.11.27銀髮新聞摘要


  1. 45%老人 在最低所得組 <中國時報>
  2. 高齡友善城市 新北市獲首獎 <中國時報>
  3. 高齡友善城市 嘉市獲頒11獎 <聯合報>

橘色善念研討會 - Professor Leslie Davis Burns的演講

這個研討會已經連續第三年在輔仁大學舉辦,這次要跟大家分享是一個很有特色的主題,這主題是探討設計的永續性以及如何改善生活。乍看之下,這兩件事情和年長者不一定有關係
,但透過Burns教授的分析,可以發現兩者是息息相關的。

2013.11.26銀髮新聞摘要


  1. 這里最養老:公館里 銀髮族生活無憂 <蘋果日報>
  2. 眼力老化/六秘訣 幫助長輩維持眼力 <聯合報>
  3. 第五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頒獎典禮 <大成報>
  4. 樂齡學習不老 創作人生繪本 <中國時報>

如何讓年長行人安全過馬路?


在過馬路的時候,不時會看到老年人落在人流的後方,或是停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中央進退不得。這讓我們對於那些獨自過馬路的年長者捏了一把冷汗。並不是每個路口都有扶年長者過馬路的好心人,如何才能讓他們更安全的過馬路呢?

2013.11.25銀髮新聞摘要


  1. 老人跌倒後嗜睡?恐傷及頭部 <聯合報>
  2. 銀髮族冷熱不敏感…感覺神經退化 <聯合晚報>

焦慮不一定會對年長者的認知能力有影響


關於焦慮的研究顯示,當個體處理完全不焦慮或完全焦慮的狀態,認知功能會較不好,因為焦慮也會占據一些訊息處理的資源。但過去的研究顯少使用年長者為實驗參與者,所以還不清楚焦慮對於年長者認知功能有甚麼樣的影響。因為年長者的訊息處理資源較年輕人更為有限,焦慮的影響可能會有所不同。

2013.11.22銀髮新聞摘要


  1. 足甘心!92歲阿公看病免排隊 <優活健康資訊網>
  2. 東瀛視窗-日超商業 大玩兩手策略 <中國時報>
  3. 心算、背詩詞…強化θ波 延緩大腦老化 <聯合報>

規劃失智長者的美術活動


藝術治療是一個越來越風行的治療方式,透過從事藝術活動,來促進個體的身心幸福感。之前我們有介紹過音樂對於年長者的影響,也介紹過透過藝術治療的方式來和失智長者溝通。

2013.11.21銀髮新聞摘要


  1. 黑心養護院 1人顧8老人 <蘋果日報>

有「歲」就無「眠」?原因與後果


一般人對於老化難免存有某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顯例之一即為網路上流傳已久的一則繞口令(以閩南語發音):「站咧無元氣,坐咧就哈戲,倒咧睏抹去,食飽多放屁,無食愛生氣,見講講過去,現講現忘記,出門無地去,要死無勇氣,祗好活下去。」其中「坐咧就哈戲,倒咧睏抹去」指的就是一旦上了年紀,睡眠品質往往跟著惡化。然而,是否真如庶民智慧所言,老化的過程一定免不了睡眠障眠的產生?而睡眠困擾與年長者的身心福祉是否又有任何關聯?

2013.11.19銀髮新聞摘要


  1. 企業老闆捐「到宅車」 載獨居老人就醫 <聯合報>
  2. 友善服務 銀髮族就醫沒煩惱 <自由時報>
  3. 國民記憶庫啟動 全台蒐錄你的故事  <聯合報>

為什麼教育程度一般般的年長者比較不會自殺?


講到自殺,腦袋浮出的畫面會是什麼呢?為愛?為錢?年輕人?老年人?有兩份報告指出,年長者的自殺人數和教育程度所畫出的曲線是個U形曲線,有一群科學家對於這樣的U形現象感到好奇,因此做了一個涵蓋62個國家的跨國的老人自殺研究,試圖找出年長者的自殺與該國的教育指數關連何在。

2013.11.18銀髮新聞摘要


  1. 老人營養不良 從飲食習慣著手 <東森新聞雲>
  2. 垃圾桶敲樂音 新庄爺奶秀活力 <聯合報>

虛弱就一定憂鬱嗎?-如何預防憂鬱與虛弱


老化的其中一個併發症狀就是虛弱(frailty)虛弱,指的是容易受身體與心智退化的影響,也與殘疾及死亡有所關連。由於在健康心理學研究裡,憂鬱與虛弱這的測量指標具有重疊性,因此研究者就會好奇它們是否是一個心理構念(Psychological construct)。如果是同一構念,意涵只要虛弱就會伴隨憂鬱;如果不是,代表這二者不必然會一起發生。

2013.11.15銀髮新聞摘要


  1. 永續觀光-人道關懷 銀髮族可快樂出遊 <中國時報>
  2. 熟齡不老影像推廣 鼓勵銀髮追夢 <中國時報>
  3. 研究:視網膜變化 可能診斷出阿茲海默症 <新頭殼>

握緊扶手,保持平衡


在捷運站、火車站以及百貨公司穿梭各個樓層的時候,樓梯、手扶梯(或稱為電扶梯)、電梯這三個選項之中,你會選擇哪一種呢?這當中,最耗體力的那一個卻是最安全的(樓梯)。但是對很多銀髮族來說,爬樓梯又太累(況且捷運樓梯那麼長),電梯有時候又太慢(或者很少),通常還是會無法避免要搭手扶梯。究竟手扶梯安全嗎?在搭手扶梯的時候,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嗎?

2013.11.13銀髮新聞摘要


  1. 辣嬤跳「姐姐」 為老人橄欖賽暖場 <聯合報>
  2. 英國銀髮族 搶搭刺青朝 <中國時報>
  3. 食在安心!林口樂齡中心自制五行拉麵 <新頭殼>

年少時的音樂訓練有助於年長時的聲音處理


最近陸續有一些長期追蹤的研究成果出爐,告訴我們中年的一些習慣或是認知功能等,如何影響個體老化或老年時的身心狀態。這些研究比起跨年齡的比較更有說服力,因為可以證實是因為老化造成的影響,而不是因為在同一個時間點,老人和年輕人的成長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影響。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有接受專業音樂訓練的人,年老時的聲音訊息處理是較佳的。但畢竟這樣的人是少數,可是其實有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有接受音樂訓練,那這些音樂訓練會對老年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2013.11.11銀髮新聞摘要


  1. 3.8億樂透得主 照顧老人不退休 <蘋果日報>
  2. 銀髮保健 - 服用安眠鎮定劑 <中國時報>
  3. 玩槌球尋同好 銀髮族活力旺 <中國時報>

記得好的事情就會快樂


之前有介紹過西方社會的年長者都比較快樂,而在台灣的年長者似乎不見得是比較快樂的,一個可能的差異來自於兩群年長者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有可能西方社會的年長者,總是傾向表達正向快樂的那一面,而台灣年長者則傾向表達比較不快樂的那一面。

2013.11.06銀髮新聞摘要


  1. 警用Line傳照片 幫助失智老人回家 <蘋果日報>
  2.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 老人常做家務可防心臟病 <人民網>
  3. 推廣保健鞋 足起健康 銀髮樂活體驗 <中國時報>

老人、老老人、超級老人


當人們平均壽命不長的時候,65歲以上的會被稱為老人,但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65-74歲的已經被稱為年輕老人 young-old,75歲以上稱為old-old,也有研究者把95歲以上稱為oldest old,不知道如果人的壽命一直延長,以後我們怎麼稱呼超過百歲的老人?大家有想過這些分類有特別的意涵嗎?所謂的老老人和年輕的老人,是否真的是人生獨特的階段劃分,或是只是一個連續改變的進程?

2013.11.05銀髮新聞摘要


  1. 新北首創... 當志工存時數 「佈老」訓練開課 <聯合報>
  2. 獨老天使喜相逢 「第一支舞」愛相伴 <大成報>

年長者的事件記憶不一定比年輕人差

 
記憶是老化現象中最被關注的一項,因為記不住事情,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忘了要吃藥、忘了和別人有約會等等。過去的研究顯示,年長者的記憶並非全盤性的變差,主要受到影響的是事件記憶,也就是對於特定人、事、物的記憶。

2013.10.31銀髮新聞摘要


  1. 台東160三失老人知本泡腳 圓了溫泉夢 <聯合報>
  2. 逼退銀髮賭客 公園設警值班台 <自由時報>

跌倒不僅是生理上的警訊


幾天前有個新聞報導,提到有研究發現,常常出外社交的長者,比較不容易跌倒。聽起來有點不相關,一個是生理上的,一個是心理上的活動。今天介紹的研究則是進一步探討,跌倒和心智功能的關係。

2013.10.28銀髮新聞摘要


  1. 夫妻買屋 讓全村老人歇腳 <中國時報>
  2. 台中大人日 13院校輪流服務長輩 <大紀元>
  3. 銀髮學習宅配員 愛與知識 送到家 <中國時報>

2013.10.27銀髮新聞摘要

  1. 老人照護 胡志強勉男性加入 <自由時報>
  2. 「守歲」溫馨好戲 呼籲重視失智症  <聯合報>

高齡友善城市國際研討會 - Dr. Sarah Harper的演講

Harper教授的演講題目為:經濟/就業的表現與代間關係對長者健康的影響,不過實際上是在探討他們一個全球性的老化調查,橫跨多個國家,總共調查了四萬多筆資料,這次的演講特別專注在亞洲的十一個國家所蒐集的資料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灣、香港、菲律賓、南韓等。

2013.10.25銀髮新聞摘要


  1. 迎接高齡社會 宜蘭辦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 <今日新聞>
  2. 募集高齡微笑 「青春棒棒堂」開跑 <聯合報>
  3. 宜蘭樂齡博覽會 <中國時報>

誰說老化的刻板印象一定會帶來壞處

過去的研究顯示,只要人想到自己老了,反應就會變不好。我們之前也介紹過一個研究,證實只要想到要做記憶測驗,自己感受的年齡就會老五歲。到底這些對於老的刻板印象,是否真的只會帶來壞處呢?

2013.10.23銀髮新聞摘要


  1. 老人學新東西 大腦多思考更靈光 <台灣新生報>
  2. 彩繪手腦並用 有效延緩失智 <聯合報>

超越生理健康的心能量


說到「銀髮健康」,你會想到什麼呢?「身體健康」應該是第一個出現在腦袋中的想法吧,除了身體健康之外,當到了銀髮這個階段,還會希望擁有什麼呢?財富?權力?還是其他呢?

2010.10.22銀髮新聞摘要


  1. 銀髮市場大 天天星期天 <欣傳媒>
  2. 商圈樂齡傢俱大賞 <東森新聞雲>

年長者的情緒剖析

(你看得出這位阿嬤的情緒嗎?)

大家對於年長者情緒的瞭解,大部分可能都是刻板印象,有些人覺得年長者比較快樂,有些人覺得年長者比較不快樂。根據我們只前的小型調查有76%的認為年長者的情緒是比較負向的。

2013.10.21銀髮新聞摘要


  1. 幫老人顧健康照顧服務員每天騎車50公里 <蘋果日報>
  2. 銀髮族運動練好下半身 性事自然回春 <聯合報>

為什麼長者會宅在家?

雖然在新聞媒體上,我們會看到很多長輩活躍老化的例子,但實際上,有一群長輩其實不愛出門,其中有一些是行動上不便,但另外一些長者就是不想出門。大家有想過為什麼嗎?

2013.10.18銀髮新聞摘要


  1. 德國老人被迫移民養老 <好房news>
  2. 金曲歌王王宏恩義唱募建老人大樓 <蘋果日報>
  3. 社福+壽險 銀髮族無憂 <經濟日報>

工作是免費的抗老秘方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別人說「老人家就該退休享清福」,不然就是「老人家老了身體不好腦袋不好就別再讓他繼續工作」;但在這個社會發展趨勢下,很多年長者仍然在社會上工作。到底晚年工作對於年長者是好事或是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3.10.17銀髮新聞摘要


  1. 助老人就醫 熱心民捐款購到宅車 <蘋果日報>
  2. 老翁中度失智 牌技仍一流 <中國時報>

人越老就越難一眼「面面俱到」!

   

在你張開雙眼的一瞬間,映入眼簾的世界,包含著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事物,然而,過去研究發現人們在視覺工作記憶中能夠維持操作的訊息數量,並非我們主觀感受到的豐富,而約是3至4個項目左右。此外,這些視覺項目中的特徵(例如空間位置、顏色、形狀、方向等),在人們的知覺過程中,會透過神經細胞產生共振的激發,快速自動地將這些特徵屬性結合(binding)在單一一個項目中,使我們看到一個具有空間位置、顏色、形狀與方向的物體,產生一個整合的視覺經驗,不致於讓同一個物體的特徵分崩離析。

2013.10.16銀髮新聞摘要


  1. 銀髮族練體能 血壓降歡喜多 <中國時報>
  2. 直擊磁石體驗 銀髮族再生幹細胞 <中國時報>
  3. 宜蘭盃全國武林大賽 樂齡族尬身手 <今日新聞>

年長者的決策判斷


我們的刻板印象是年長者的決策判斷比較不好,但真的是如此嗎?決策判斷其實包含很多不同的面向,被詐騙集團騙錢,只是其中的一個面向,但或許這個面向太過於鮮明,所以我們會覺得年長者在決策判斷上是非常不在行的。實際上,年長者們不見得是決策判斷上的輸家,否則怎麼會看到他們很會斤斤計較,總是知道好康的在哪裡呢?

2013.10.15銀髮新聞摘要


  1. 老人秘書 協助裝無障礙設施 <中國時報>
  2. 嘉義縣兩輛新一代失能老人到宅沐浴車啟用 <中央日報>
  3. 相互忍讓 老夫老妻走70年 <聯合報>

為什麼年長者容易迷路?

在街頭上,我們不時可以看到年長者找不到路,更糟的是,有些時候他們根本無法說清楚自己要去什麼地方。當然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有些年長者可能是走失的失智症患者,但多數的情形可能並非如此。

2013.10.14銀髮新聞摘要


  1. 僅24%老人吃養老金背後的問題 <北京新浪網>
  2. 台塑集團助弱勢老人 今捐1306萬 <蘋果日報>
  3. 銀髮有氧班 最年輕的八十歲 <中國時報>

誰說老了就不能拓展社交圈

很多人有刻板印象,認為我們的社交圈,隨著退休就會逐步萎縮,因為親朋好友會一一逝去。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很多年長者在退休後,透過志工服務或是其他類型的社會參與,讓他們又建立了新的社交圈。但究竟哪些因素會影響年長者的社交活動?

2013.10.11銀髮新聞摘要


  1. 湖南長沙 六千老人進了「虛擬養老院」<新華網>

老不老,由你決定!

很多人常在說,人老心不老,但真的是如此嗎?之前我們介紹過研究者證實促發「老」這個意象會影響年輕人的表現,也有研究証實促發關於老的正面訊息,會提升年長者的表現,但若促發關於老的負面訊息,則會損害年長者的表現。

2013.10.09銀髮新聞摘要


  1. 顧老人時數 替未來儲值 <聯合報>
  2. 先進國家經濟好 老人死亡率高 <聯合晚報>
  3. 失智年輕化 嚴重會幻想 <蘋果日報>
  4. 孝子套招 失智母都免費 <蘋果日報>

關於高血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古早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今兒說:「現代人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你我都怕三高找上門,最近一項研究對於三高當中的「高血壓」有不同的見解。

2013.10.08銀髮新聞摘要


  1. 整合照護大秀斗!7成老人重複用藥 <華人健康網>
  2. 創業的愛/弘道基金會 為高齡社會注入活力 <經濟日報>
  3. 銀髮玩音樂 薩克斯風免費學 <中國時報>

相信音樂可以寫出自己的第二人生


有一部名為《一首搖滾上月球》的記錄片,講述六個子女患有罕見疾病的爸爸組成樂團的故事。 紀錄片除了表現出這六位爸爸的毅力以及對兒女的愛,背後還有一個重點——音樂可以舒緩這些爸爸們的壓力。(按這裡知道更多按這裡去看預告片

2013.10.07銀髮新聞摘要


  1. 92歲嬤縫700襪子娃娃 分送老人 <聯合報>
  2. 竹市銀髮族麻將賽 96歲長者也參加 <蘋果日報>

改版預告

在部落格即將三個月大的此時,我們要跟大家做個改版的預告。首先,我們會重新調整文章排列的方式,未來各位可以根據最上方的選項,來選擇自己想閱讀的內容。例如目前已經設定了新選項「每日新聞」,各位可以點選每日新聞,就會只看到每日新聞的內容。再來,我們會有新的logo及顏色設定,希望讓大家有更好的閱讀經驗,若各位有任何建議,也歡迎透過右方的聯絡我們表單,來與我們聯絡,謝謝。

2013.10.06銀髮新聞摘要


  1. 85歲志工帶頭 幫老人煮愛心餐 <聯合報>
  2. 鳳林長壽步道 老人搶先走 <自由時報>
  3. 台東推「就地老化」 營造有善銀髮環境 <客家電視台>

ETUQ一個更生活化的篩檢工具

之前我們介紹過一些用來篩檢認知能力的工具,大家或許會覺得那些工具不是特別好用,因為很多能力的測量過於抽象,無法真的反應認知能力的好壞。這次要介紹一個由職能治療師開發的Everyday Technology Usage Questionnaire (ETUQ),這個量表調查的是人們對於日常生活所需要使用的東西能力上的好壞,例如:是否會使用電梯, 信用卡等等。

2013.10.02銀髮新聞摘要


  1. 經濟發展高 老人未必幸福 <新頭殼>
  2. 國際老人日 台中市「禮大人守護讚」啟動 <中國時報>

乾一杯,有助於學習與記憶


喝酒雖然有些壞處,但諸多研究都顯示有節制的飲酒,其實是有助於心血管的運作。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是從一個長期追蹤的資料庫中衍生出的結果,他們想要了解是否具有APOE e4基因的年長者學習和記憶的能力,是否會受到飲酒習慣的影響。

2013.10.01銀髮新聞摘要


  1. 醫院開雜貨店? 懷舊治療助失智老人 <蘋果日報>
  2. 85後碩士上門教老人學電腦 <北京新浪網>
  3. 推廣高齡教育 覺方法師獲表揚 <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