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篩檢,不同族群可能要用不同的指標


失智症是一個大家常聽到的詞彙,我們之前也做過不少相關的介紹。關於失智症,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究竟自己是否會得到失智症。雖然目前已知很多失智症高風險的指標,但除了遺傳型的失智症外(僅佔所有失智症中的少數),其實現代醫學對於一個人是否會罹患失智症的預測能力非常不好。有人甚至會說,在失智症前,人人平等,不論貧富貴賤,都有可能會失智。

但是針對不同族群的人,是否可以用相同的指標來篩檢,究竟哪些人有失智,哪些人沒有呢?有研究團隊針對大型資料庫的資料,進行數據的模擬,企圖檢視種族是否影響失智篩檢指標的有效性。

在這個資料庫中,有正常老人、輕度知能障礙老人、阿茲海默式失智的老人認知功能、一些生物指標的資料。首先,他們針對認知功能的指標去做模擬,發現在西班牙裔的老人當中,認知功能的指標無法區分輕度知能障礙即失智的老人,但在非西班牙裔的白人中,認知功能的指標,能夠清楚區分三類的老人。

第二個部分的分析,他們想要檢驗目前常用的失智篩檢生物指標是否在不同族群上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在他們所採用的十幾個生物指標中,只有三個是在兩個族群都同樣具有篩檢效果。此外,他們同樣發現,在非西班牙裔的白人中,生物指標的篩檢較能夠有效的篩檢年長者是否有罹患失智症。

作者們對於這樣的結果也感到困惑,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族群上的差異。但這個結果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台灣醫學界在篩檢失智症的時候,可能也要考慮族群差異造成的可能影響,否則有可能就不能作出精準的診斷。最後,提醒大家,幾乎所有我們定義的疾病,都只是一個程度上的差異,而不是全有、全無的狀態,所以不要因為一次篩檢的結果而過度反應。

參考資料
  • Royall, D. R. et al. (2014). Does ethnicity moderate dementia's biomarkers? Neurobiology of Aging, 25, 336-3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