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灣社會上發生了喧騰一時的洪仲丘案,舉世觀注,國人對於洪家父母與大姐在悲慟之餘卻仍不放棄追求真相的堅持,無不為之動容。不旋踵間,前義大犀牛總教練徐生明自棒壇殞落的消息則因事出突然,同樣震驚各界,透過媒體鏡頭,徐總年邁父母哀傷逾恆的反應,也令人為之鼻酸。這兩件看似毫不相關的新聞事件,卻有著一個值得注意的共同之處:隨著台灣社會的高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情形只會有增無減,而晚年喪子(女)又會對年長者的生活福祉帶來什麼衝擊,也是時候該加以深入探究。
針對美國中西部的貫時性樣本所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Floyd et al. 2013),首先,值得慶幸的是,不論有無經歷喪子(女)之慟,平均而言,高齡父母隨著年紀增加,憂鬱症狀都會隨著時間遞減。
其次,晚年喪子(女)不僅是一個單一的生命事件(life event),同時更反映出一種長期的緊繃狀態(chronic strain),因為研究發現,母親們在其長期重病的子女死亡的前後,都會表現出明顯較高的憂鬱症狀。作者們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在子女重病期間,母親多扮演著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因而承受了高度的壓力。子女一旦因為長期重病身亡之後,母親雖可卸下照顧的重擔,但同時也可能因為免除了照顧者的角色,生活頓失重心,從而延長整個憂傷的歷程。
最後,失親的高齡父母若能找到生命的目的(purpose in life)或具備較高的和善性(agreeableness)特質,則有助於調適晚年喪子(女)所帶來的心理衝擊,特別是當子女之死肇因於意外或突如其來的疾病。找到生命的目的不僅可以讓高齡父母對子女之死更容易釋懷,也同時能讓自己參透餘生的意義。其他的研究則顯示,和善性特質和啟動情緒控管(emotion regulation)的某些神經基質(neural substrates)息息相關(Haas, Omura, Constable, & Canli, 2007)。
雖然美國的研究發現喪親之慟對於高齡父母的影響並不因為死去子女的性別而有所不同,另一份以台灣人為樣本的研究卻發現了重大的文化差異。Lee et al. (2013)的研究結果指出,不論死去的是兒子或女兒,都不會顯著地增加高齡父親後續的憂鬱症狀,也不會降低後續的自評健康(self-rated health)。這倒不是說台灣的父親們很冷血,作者們推測可能是受到父權文化的影響,台灣社會中的男性普遍避免顯露出情緒上的脆弱,因而在面臨晚年喪子(女)的情形時,更容易採取問題導向(problem-focuesd)而非情緒導向(emotion-focused)的因應方式。
對於晚年喪子(女)的母親而言,情形就大為不同。簡單的說,研究發現,兒子的死會顯著提高年長母親後續的憂鬱症狀,但女兒的死就沒有類似的效果。再一次,作者們推測這樣的結果其實是文化使然。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社會,尤其是在早期,母以子貴的現象特別明顯,因此母親可能投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維繫與兒子的關係。同樣地,在早期的儒家社會中,女性受教的機會極少,也不大可能繼承家族的遺產,因此晚年的主要經濟依靠就是兒子,特別是長子,所以兒子之死也可能代表著高齡母親的頓失所依。綜合這幾點看來,台灣社會中高齡母親對於兒子的死亡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其實乃根源於儒家文化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有鑑於台灣社會的兩性平權逐漸落實,我們應該可以樂觀地期待,晚年喪子(女)影響生活福祉的性別差異應該逐漸縮小,因為自嬰兒潮以降,女性的受教程度與經濟自主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至於是否如此,則有待往後的研究進一步驗證,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文獻
- Floyd, F. J., Mailick Seltzer, M., Greenberg, J. S., & Song, J. (2013). Parental Bereavement During Mid-to-Later Life: Pre-to Postbereavement Functioning and Intrapersonal Resources for Cop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28(2): 402-413.
- Haas, B. W., Omura, K., Constable, R. T., & Canli, T. (2007). Is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ssociated with agreeableness? A perspective using a social neuroscience approach.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130–132.
- Lee, Chioun , Dana A. Glei, Maxine Weinstein, Noreen Goldman, Death of a child and parental wellbeing in old age: Evidence from Taiwa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Available online 27 August 2013, ISSN 0277-9536, http://dx.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3.08.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